- 
		  
2025/09/18第1856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人民法院入库案例: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特征但未达追诉标准,应认定不构成犯罪!
人民法院入库案例: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特征但未达追诉标准,应认定不构成犯罪!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为 “在签订、履行合同过程中,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,数额较大”。根据《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(二)...
 - 
		  
2025/09/12第1855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如何认定“申请参与分配截止时间”?
如何认定“申请参与分配截止时间”?待分配财产为货币类财产的,申请参与分配的截止日期是各债权人利益冲突的关键点。那么如何界定“申请参与分配”的时间截点呢?笔者认为,应严格适用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<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>的解释》第五百零九条第二款规定,将申请参与分配截止时间限定在“被执...
 - 
		  
2025/09/12第1854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最高法新入库案例明确:“烂尾楼”购房者有权退房停贷,开发商为按揭兜底
最高法新入库案例明确:“烂尾楼”购房者有权退房停贷,开发商为按揭兜底2025年7月7日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入库参考案例(入库编号:2025-07-2-091-001),为全国“烂尾楼”纠纷类案提供了统一的裁判思路。该案例明确,因开发商原因导致购房合同解除的,购房者有权停止偿还按揭贷款,所有还款责任由...
 - 
		  
2025/09/12第1853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离婚冷静期:法律缓冲垫还是权利绊脚石
离婚冷静期:法律缓冲垫还是权利绊脚石当婚姻走到尽头,三十天的等待期成为双方博弈的新战场。有人在这段期里找回理智放弃玉石俱焚,有人却遭遇财产转移与暴力升级。这道2021年横亘在协议离婚路上的法定程序,正在重塑中国式离婚的生态。冷静期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遏制冲动离婚,但实践中却衍生出诸多新问题。窗口期内的财...
 - 
		  
2025/09/12第1852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服务期三个月以上的,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签劳动合同
服务期三个月以上的,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签劳动合同我国《劳动合同法》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的期限类型,其中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时间由双方自由约定,最短可为三个月。无论合同期限长短,只要建立的是劳动关系,用人单位都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,不得以劳务合同替代。还需注意,若签订三个月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...
 - 
		  
2025/09/08第1851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一人有限公司的年度审计报告是否足以证明股东财产独立
一人有限公司的年度审计报告是否足以证明股东财产独立《公司法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:“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,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,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。” 因此,一人公司股东必须证明自身财产与公司财产独立,否则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。《公司法》第二八零八条规定:“公司应当在...
 - 
		  
2025/09/08第1850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离婚冷静期届满后,一方不愿意离婚的怎么办
离婚冷静期届满后,一方不愿意离婚的怎么办首先,离婚冷静期仅适用于协议离婚的情形。依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规定,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,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,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。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,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:未申请的...
 - 
		  
2025/09/08第1849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为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车辆,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
为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车辆,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张某从汽车公司购买车辆一辆,双方签订《汽车销售合同》,约定价格138000元、卖方保证买方所购车辆为新车。合同签订当日,张某向汽车公司支付了购车款138000元、汽车公司将车辆交付张某。后,张某保养时发现该车曾进行过维修。张某诉请汽车公司按照消费者...
 - 
		  
2025/09/05建诺业绩|建诺律所成功中标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律服务定点采购项目
...
 - 
		  
2025/09/05第1848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驾驶登记在公司名下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,公司是否承担责任?
驾驶登记在公司名下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,公司是否承担责任?基本案情甲醉酒驾驶小型面包车行驶时,与前方顺行停着的乙驾驶小型普通客车发生碰撞,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甲负事故全部责任。乙所有的车辆在A公司处投保车辆损失险。甲驾驶的小型面包车行驶证登记车辆所有人为B公司。事故发生后,乙向A公司申请理赔,A公司赔偿...
 - 
		  
2025/09/05第1847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新规解读:违法转包分包下用工责任全面升级,承包人风险显著增大
新规解读:违法转包分包下用工责任全面升级,承包人风险显著增大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问题的解释(二)》(下称“新规”)已于2025年9月1日施行。新规第一条规定,承包人将业务转包或分包给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组织或个人的,应对该组织或个人招用的劳动者承担用工主体责任,包括支付劳动报酬、工...
 - 
		  
2025/09/05第1846期【建诺每日法评】:微信交易中如何区分个人行为和公司行为?
微信交易中如何区分个人行为和公司行为?基本案情:张某从事奶制品批发生意,刘某从事牛奶购销生意。2024年10月至12月期间,双方发生过多笔货物交易,但未签订书面合同,均是通过微信、微信群联系。刘某将客户信息以及需要的货物名称、数量通过微信发送给张某,张某根据刘某提供的客户订单进行货物邮寄。后张某要求...
 
    
                粤公网安备44070302440746
